长春精神心理

育儿焦虑症烦恼不如静等花开

2022-04-18 12:06:38 来源:长春精神心理 咨询医生

育儿焦虑症:烦恼不如静等花开 [标签:url] [标签:科室] 现在育儿的烦恼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存在,大家都在为孩子的将来而担心,因此不断的培养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就怕孩子长大了会因为缺失某项技能而在生活中出现问题,面对这样的焦虑,我们应该如何来缓解呢? 与其跟风赶场补习班,不如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提到远离焦虑,很多父母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不要去跟风无目的去参加各种补习班,因为补习班不仅是滋生焦虑的温床,更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上海某法律学院的副教授——陈教授,提到“我儿子在里面上英文班,妈妈们在外面聊各自孩子都上了什么补习班,这种氛围就让妈妈们越聊越焦虑。因为我相对比较淡定,不容易受到影响,所以现在都是我去送孩子上课,尽量避免让我爱人参与这些聊天”。 而做了六年全职爸爸的清华爸爸玉米爸,在儿子整个小学期间,没有给儿子报过任何培训班。他儿子也成为班上唯一一个从没参加过任何补习的孩子。在玉米爸看,跟风式的补课效率很低,只有基础很差或者特别拔尖的孩子才需要有针对性的补课。玉米爸更倾向于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让孩子坚持每天少量练习,积少成多。 把女儿送进MIT的淡定妈Julia也提到,和国内的孩子,甚至美国爬藤的孩子不同,女儿圆圆从来没有上过辅导班,辅导班读多了对孩子也是一种打击,会抹杀她学习的内在动力,父母应该给孩子自由发挥的机会。 与其与别家比较,不如观察好自己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可能是引起我们焦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而其实与其去与别人比较,不如观察好自己的孩子。 在培养出哈佛女儿的“猫爸”常智韬看来,如果说成功的教育有要诀,那就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与其研究如何套用别人的经验,不如多研究自家孩子是怎么样的:“我妻子从女儿很小就开始写她的成长日记,今天吃了什么,明天说了什么。初看很细碎,但时间长了,就帮我们看清楚了自己的孩子的特点是什么,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把女儿送进MIT的Julia也提到,相比于对于女儿圆圆的学习抓得不多,却花了很多心思在“细心观察孩子”上,仔细发现孩子的长处短处,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兴趣,便抓住机会和环境去进行引导。 德国专业亲子培训师杨捷提到在德国早教班,家长才是受教育的主体,老师会一边观察孩子一边引导家长们去观察孩子,以此教会父母学会辅助孩子成长,而不是干预、破坏孩子成长。
TAG: